期刊简介
本刊创刊于2000年5月,由国家教育部主管,北京大学主办的妇产科专业学术期刊。 办刊的方针:以临床实用性为主,主要面向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,力求及时、准确地反映我国妇产科疾病诊治水平及新技术、新方法和新成果,同时介绍国内外最新进展,促进学术交流,提高妇产科医师的专业理论及临床经验,提高我国妇女疾病的诊治、预防及保健水平。
往期目录
-
2001
-
2002
-
2003
-
2004
-
2005
-
2006
-
2007
-
2008
-
2009
-
2010
-
2011
-
2012
-
2013
-
2014
-
2015
-
2016
-
2017
-
2018
首页>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

- 杂志名称: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
- 主管单位:中国妇产科临床
- 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- 国际刊号:11-4967/R
- 国内刊号:11-4967/R
-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期刊收录:上海图书馆馆藏, 万方收录(中), 北大核心期刊(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),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知网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维普收录(中)
hTERC基因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
贠文晶;郭瑞霞
关键词:基因拷贝数,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, 染色体末端, 子宫颈癌, 恶性肿瘤, 端粒酶, 细胞的增殖,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, 人乳头状瘤病毒, 特异性, 敏感性, 高危型, 非典型, 染色体长臂, 核糖核蛋白, telomerase, HPV, 转变过程, 主要特点, 重复序列
摘要:子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(HPV)感染,约90%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型HPV感染.且其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由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)逐步发展形成.所以,宫颈癌的筛查多采用高危型HPV检测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.但两者均不能达到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.因此,探索更为有效、方便、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的方法成为当务之急.宫颈细胞由非典型性异常向宫颈癌转变过程中几乎都伴有3号染色体长臂的扩增,其中涉及到的重要基因可能是人类染色体末端酶基因(telomerase human gene,hTERC),其有望成为非典型细胞癌变的基因[1].一、hTERC基因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复合物,可以增加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重复序列.人类端粒酶RNA (hTERC)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26区,hTERC基因及其产物参与维持染色体的长度和稳定性,端粒酶的上调常常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[1].细胞克隆进展伴随TERC基因拷贝数的增加,导致了端粒酶长度随正常细胞的增殖不断缩短,使癌细胞的增殖超过了正常增殖上限,进而导致了恶性肿瘤的发生[2].
友情链接